当清明节碰上新冠肺炎疫情,注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,清明前后是境外疫情输入的高风险期,也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高风险期。早前,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5号通告,明确要求广州全市暂停2020年清明节期间的祭扫活动。
乖巧的白云恒福小伙伴们当然是要遵照执行,全力支持抗疫工作。清明节期间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有关规定,不松劲、不麻痹、不厌战,转变传统祭扫习俗,深入挖掘清明节慎终追远、家风传承、孝亲感恩、生命教育等文化内涵。坚决做到不串门、不返乡、不聚集、不扎堆,不参与祭扫等群体性活动。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,自觉做好自身防护措施,积极劝告外地亲友暂不返乡祭扫。
然而,在这清明之际,又想表达我们对先人的缅怀之情,该怎么办?
据我们恒福小编了解,广州已推出延后拜祭、网上祭祀、居家追思、信邮哀思、工作人员集中祭扫(敬献鲜花)等5种清明拜祭替代方式:
01
有孝心不必上坟,无疫情再来祭拜
清明期间,往往会有不少异地返乡人士回到广州扫墓。现仍处于疫情防控期间,广州全市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现场祭扫活动。大家可积极劝导外地亲友,暂时不回广州参加祭扫活动,待疫情解除后再进行祭拜。
02
网络祭奠过清明,道是无情最有情
目前,广州市民可通过“粤省事”的“云祭扫”平台进行网上拜祭先人、寄托哀思。据悉,该平台打开微信即可使用,无需下载安装,初次使用时,用户需在微信小程序搜索“粤省事”,实名认证登录。在相关页面,用户可通过【先人纪念空间】-【我的先人】选择需要祭拜的先人,随时随地将敬意、亲情和孝心送到“云端”。
03
清明信邮寄哀思,一片孝心故人知
广州市民政局创新推出“信邮哀思”服务,在清明期间,市民可将对先人的缅怀之情写成一封信,邮寄到广州市殡葬管理处(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394号),工作人员将会分发到先人骨灰存放的墓园(骨灰楼),并将其摆放到墓地或骨灰盒前,让市民的倾诉“被看见”。
参与“信邮哀思”活动的市民朋友,需在信封左上角注明先人骨灰存放的墓园(骨灰楼)名称、先人姓名、格位(墓穴)编号等信息。
04
不上坟不是不孝,不聚集最为重要
据了解,民政部门将组织对广州全市近140多个拜祭场所近100万的骨灰开展集中祭扫活动,由工作人员为每一个墓碑(墓穴)敬献鲜花,在每一座骨灰楼(堂)前举行一次简约庄重的集中拜祭仪式,仪式包括敬献花篮、肃立默哀、诵读祭文等。
另外,有关墓园还将组织开展祭扫先烈、生态葬等纪念专题活动。
05
宅家追思不上坟,别样清明一样情
疫情防控期间,大家也可以足不出户、居家追思、遥祭先人,居家追思可结合实际自选形式,小范围的亲友围坐或以网络视频、家庭群聊等方式追思缅怀先人优良品德,抒发感恩之情、互致祝福祝愿。
需要提醒的是,居家追思也要按疫情防控要求,注意防范病毒交叉感染,不鼓励家庭群聚。
不同的祭扫方式,相同的缅怀深情。
清明祭祀重在怀着一颗追忆怀念的心,重在传承中华文明的精华。白云恒福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,团结一心、众志成城,以战“疫”的捷报告慰先人,用过“节”的文明激励后人,过一个平安绿色文明的清明节。打赢防疫战争!
您好,请点击在线客服进行在线沟通!